电玩巴士 > 索尼 > 正文
脑机界面真的适合玩游戏吗?
脑机界面真的适合玩游戏吗?
来源: TGBUS原创 作者: weiming 2020-02-02 15:12
脑机接口本身,无疑是尖端的科学

今天,玩家遇到自己不擅长,玩不好的游戏,会说自己是手残。如果,将来使用脑机接口的游戏流行开来,遇到不擅长的游戏,玩家会不会说自己是脑残呢?

关于使用脑机接口的想象,玩家们应该非常熟悉了。从《黑客帝国》,《阿凡达》到《头号玩家》,从脑后插管,虚拟座舱到明显和现实不太一样的VR头盔,他们总可以让你置身于另一个世界中,体验到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。你的感官,知觉,思考,行动,各种各样的能力都能被完美地替代或者欺骗。这与其说是对技术的某种想象,我倒觉得更像是为了讲故事、唤起情感方便而使用的一种手段,性质和穿越转生小说里面的菜刀货车差不了多少。毕竟,幻想作品嘛,直达目的就好。

▲插管多是插脊柱,插头顶估计视觉上不好看。

不过脑机接口本身,无疑是尖端的科学。因为人的存在是物理的,神经细胞处理传输各种化学和电信号,让我们完成日常的行为和思考。这个过程总是可以分析理解,然后再做点什么的。所以,直接让大脑“看到”画面,“听到”声音;把想象直接转化成具体的声音画面;让大脑像控制自己手脚一样直接控制外部的各种设备;  甚至说把思维直接灌进别人的大脑,这些都是存在可能性的,甚至部分已经成为了现实。不过,对于玩家来说,这样的接口真能带来幻想作品那样的改变吗?那样的改变对游戏本身有意义吗?

首先,脑机接口有一个侵入性的问题。为了获取到大脑活动的信号,你总得采取某种手段。比如在头上贴一堆电极的脑电图方式,这个不需要动手术植入元件,没有侵入性,但信号本身的精准度并不高。磁共振成像的方式也不需要动手术,但设备体积不说,躺着不动,6秒的延迟显然玩不了很多东西。如果在大脑表面安放电极,把电极插入脑内,就可以读取到更快更精确的信号,可也称不上完美。我相信,人们肯定不会为了玩游戏去做脑部手术。当前即便是带头盔的VR,也因为使用便利性的原因拦住了部分用户。除非在未来这是种强制要求。现在使用高侵入性脑机接口的人群多为残障人士,对他们来说,这属于不得已的替代方案。

▲即便是戴VR头盔也有人嫌不方便。

就算人们找到了足够好的采集传输的办法,接下来就是效率的问题。人们对于用想象控制设备本身,有种“心想事成”的印象  ,这包含了对效率的很高期待。甚至说,是跳过了效率,直接要求结果。你显然不可能只通过想象“我操作飞机通过系列高速机动顺利摆脱了敌人”,“红血的兵全部撤到安全的地方”,就实现这样的结果。这些都只能说是意愿而不是具体指令,如果真能做到,那也是机器自动操作的结果。由于目前我们对思维的认识还不够多,要识别出你的大脑指令,还需要大量的机器学习,并且容易失效。要输入文字,你还是得在脑子里面组织你的词句。要控制机器人前后左右运动,你还是需要做大量的想象练习。至于不是通过心中的话语,不是“向上”“向下”的念头,直接控制脑波实现效率远超当前各种控制手段,至少短期还看不到实现的可能,也许永远也不会有实现的一天。

▲人没有四只手,用脑机界面能不能控制两个手柄?

关键的问题还是,脑机界面,还有人们对脑机界面的想象,是不是和玩游戏,获得游戏乐趣有底层的冲突?如果说体育竞技不需要实际去跑去跳,直接站仪器上面监测体重,肌肉横截面积,血氧之类的指标,就判定金牌银牌,这比赛肯定就没人关注了。游戏必然是需要操作这种行为的。放宽一点想,通过人体天生的结构,让大脑控制手脚去完成操作,和通过外部手段,让大脑控制外部的设备,也没有本质的不一样。如果技术不完善,用大脑直接控制效率不如手脚,我们自然没有理由特意去用它。如果这种控制,实际上变成了机器更主动地去猜,去理解人的意图,问题就变成了,这样好玩吗?有挑战和竞争的意义吗?很多时候,人们都有反应跟上了,但身体没跟上的感觉。但这种感觉差和发挥的偶然性,不正是乐趣的来源么?

至少,叙事类的游戏对操作没有高要求,自然交互界面的发展就能满足需求,刻意去使用脑机接口意义不大。如果说大脑控制外部设备的表现持续发展,也许会有部分针对这种控制方法专门去设计的游戏推出,而并不是在传统的游戏中,使用脑机接口的选手碾压传统选手这种形式。

作为尖端技术,脑机界面能在航空航天,医疗生产等场合发挥作用。不过在面向大众人群,满足一般娱乐需求的游戏市场,这种技术也许还真不是那么容易铺开。至少,不是以玩家们过去所想象的那种形式。